来也是很耗电的。还有就是通过无线发送视频数据,也耗电很高。
监听设备研发小组设计的设备,因为是通过人力去安放的,所以并不适合无人机使用。
原因是尽管摄像头和拾音孔,暴露出来的位置很小,十分便于灵活的隐藏安置。
但要么可以连接外接电源,要么暴露出的结构后面,安放在看不见的位置里,还有一个专门的供电单元,专门来保障设备的工作时长。
技侦型无人机又不是技侦型机器人,放置完设备后,再去给设备连上外接电源,基本就是个扯淡的的想法
如果携带自供电的设备,那么整个部件加上供电单元后的重量,就是个很大的负担了。非常影响无人机潜入侦查时的灵活性。
另一个难点还是出在摄像组件上,问题在设备投放到合适位置后如何固定。
技侦无人机因为本身体形的限制,基本不可能把东西放到边边角角,不引人注意的地方。
可能投放的位置,又没法保证摄像头能找到合适的监视视角。
所以总结一下觉得,投放拾音设备的想法比较现实。投放监控摄像设备,以现阶段的技术实现起来难度非常的高。
另外在解决侦查型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