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引导,无论是安全性还是隐蔽性,都会提高不少。
但是有人可能要说了,咱们现在的地面引导设备还不完善呢,这个想法说出来是不是太早了些。
我是这么想的,相关设备确实还在开发,但开发工作完成了,模块应用于不同载体时,也是会有一定差异性的。
而现在的研发人员,不一定知道我们的小型无人机可以作为载体。甚至他们可能还不知道,我们的军用小型无人机已经投入使用了。
那么大家觉得,我们是等相关技术完善了,等技术人员知道了小型无人机这种东西,再进行二次开发好。
还是现在就把这种可行性方案反映上去,让研发人员在设计进程中,就无人机这个载体考虑进去好?
我认为是第二种!”
曲森一段话说完,见台下的听众们,大都是一脸的认同,开始做最后的总结:
“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类似的情况相信还有很多。
我想对这种情况及时的进行收集和汇总,然后反映上去。
让领导和各项技术软、硬件开发单位,能够在设计产品的时候,有更加全面的考量。
而不是等着问题发生了,在反映上去,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