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米,还是一条清华大学内的实验室制备线,无法用于大规模生产,仅供科研使用。军工系统有两条三微米的生产线,但基本是自给自足,另外国内还有十几条民用生产线,大多是五微米的,也有三微米。这些生产线的总体制程技术比较单一,遇上稍微复杂、多种元器件集成度较高的芯片,出片的合格率就降低。
也就是说,目前中国集成电路工业的水平,想要工业化大规模生产1.5微米制程的intel286处理器都不能够。更别提93年发售的586cpu了,那可是使用的0.8微米制程。而目前intel在0.35微米制程上已经获得实验室成功,即将商用。
目前国内刚刚算基本搞定的cpu国产化仿制型号,是摩托罗拉公司1979年出品的的mc68000,大名鼎鼎的任天堂红白机的处理器芯片就是这款。三微米制程,16.7mhz频率。之所以说“刚刚算基本搞定”,是因为生产工艺上还有缺陷,合格率不高,但总算是凑合着能造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胡一亭摇摇头,逼着自己不去多想目前国内ic业的惨淡现状,只埋头绘图。
他打定主意:“流片不成,想法子卖了设计图也好。”
具体的,胡一亭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