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比起渔网般的磁芯存储器,动态存储器芯片的确是非常了不起的划时代产品。
问题是这玩意还在研制中,存在一堆没解决的技术工艺问题,导致质量不过关。
正巧当时日本正在拼命向美国学习微电子技术,日本公司普遍认为美国的技术水平是世界第一的,而事实的确如此。
但每一家公司的风格都是不同的,一家叫做“日本计算机公司”的硬件厂商不知是慧眼识才还是遇人不淑,总之听信了英特尔当时的忽悠,将一笔十万美元的预付款交给了他们,委托研一套12枚的用于计算的芯片组。
也难怪,面对英特尔当时的老大诺伊斯这样鼎鼎大名的科学家,人是很容易犯幼稚病的。而诺伊斯又是仙童半导体的创始人,集成电路的明人之一,就差没混出个诺贝尔奖。和这样的人说话,你如果不了解他的性格,一定很容易轻信。
英特尔当时正因为内存芯片的研工作而缺钱缺的厉害,见了钱后立刻拿去填窟窿,把这个委托设计计算机芯片的“小活”交给了当时英特尔内部员工序列号排12的霍夫同学,也就是后来被称为微处理器之父的特德-霍夫。
霍夫同学虽然捏着鼻子接下了这单小活,但对于日本人12个芯片的原始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