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逍遥大亨 > 第一三三章燕京古玩市场的发展史
市曾被公安局和文物局多次查抄。

    而在那个年代,还出现了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那就是燕京周边的农村忽然开始活跃起来。比如说在那个时代,冀省x县等地的农民,用自行车驮上两个大筐,装着十里八乡收来的老瓷器,十辆八辆结队,半夜出发,往地安门、虎坊桥等文物商店送货。“车队”来得早,这些商店还没开门,门口已经排起长队。在这些队伍旁边,经常“傍”着一群城里人,与农民搭讪、闲聊。这都是华夏玩古玩的“先行者”。

    当时文物商店收货,出价很低,一对“三百件”瓷瓶——当时人们常常把一种撇口、溜肩、带双螭耳、高度大约在1.48米到1.50米左右的大瓷瓶称为三百件大瓶,价格在几元至十几元不等(是不是很便宜?真的是很便宜,虽说三百件瓷瓶大都是道光以后甚至是清末民初的瓷瓶,可这么大个儿的瓶子,一对才十来块钱,真的是难以想象!),收购条件也十分苛刻,稍有伤残,即被拒收。而门外那些“先行者”,则伺机过来谈价,把农民卖不出去的货截留下来。燕京最早的一批古玩商,大都记得“追大筐”时代,那应该算是燕京现代古玩市场的“史前期”。

    燕京的古玩市场自来有一个传统,就是古玩生意混杂在日用旧货买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