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那些奸臣从中作梗。总之朱舜水会把责任推到奸臣头上的,他是大儒,原本历史上要做倭国偶像的,这种小事他会解决得很完美的。
朱之瑜先去把路子铺好,然后这边串联完成,把联名上书一递,最好忽悠着什么都不懂的朱慈烺把圣旨一发。
那你杨庆是听不听呢?
杨庆懒得管他们这些小动作,这些家伙让大明朝惯得都已经忘了这个世界上究竟什么说了算,朱慈烺在长安发出的诏书又没用,因为不盖玉玺的就肯定没用,虽然明朝没有传国玉玺……
那东西五代时候就没了。
据说后唐李从珂带着它自己烧死然后就下落不明了。
之后那些全是历代为了需要自己造的,明初朱元璋一口气造了十七颗不同用途的,明朝皇帝也不怎么在乎这个,孝宗时候有人献了一颗据说是传国玉玺,然后用那些官员们的话说我们大明自己开国,哪需要用的是这些旧东西,然后赏了五两银子。后来又陆陆续续增加了一些,最终一共造了二十四颗,这二十四颗被崇祯全带着南渡,都在尚宝监的宫女那儿,最常用的是敕命之宝,就在坤兴公主的办公桌上,杨庆抱着她盖章绝大多数都是用这枚。
总之朱慈烺从长安发的一切圣旨都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