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海澄。
郑成功在退兵后,亦是先行去了一趟厦门,拜会郑彩、郑联兄弟,表明了退意。对此,二人倒还是挽留了一番,但是见郑成功去意已决,也没有强留,仅仅是赠送了少量的武器来补充损失,仅此而已。
离开了厦门,大军驶过烈屿,很快就抵达了金门岛。那里,是郑鸿逵所部的大本营,距离厦门不过一水之隔。不过,此时郑鸿逵已然统兵北上,郑成功绕过了金门岛、福全所以及永宁卫卫城,取道泉州湾。至八月二十二,便直抵城南的桃花山,与郑鸿逵完成了会师。
“四叔。”
“大木。”
没有如郑彩那般的热烈欢迎、把臂同游,此时此刻,只是郑成功规规矩矩的行了拜会叔父的礼节,郑鸿逵坦然受之,二人的目光交汇,便无需在多说些什么,信任就这么油然而生,仿佛本就是根深蒂固的一般。
自接到郑鸿逵的书信伊始,郑成功就已经有了判断。不比郑彩、郑联那样的“表面兄弟”,郑鸿逵自他从日本回到福建,对其就份外的看好,后来更是不惜得罪郑芝龙也要包庇郑成功,使其免于被清军掳走,更是助其前往南澳。若是说,郑家的叔伯兄弟,哪一个最能得到郑成功的信任,那么除了郑鸿逵以外,不作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