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气大盛,这是好事,但是陈凯却远远没有这些士卒、百姓那么乐观。在他看来,与其来的是郑鸿逵,不如来的是陈豹和洪旭,有这二人在,他更有信心把马得功全军都埋在这里。
城内的地方有限,陈凯分出了部分后来进城的百姓乘船到鼓浪屿避难,也好减轻中左所城的负担。这些工作都是在清军抵达前就已经完成了的,随后四门紧闭,一切蓄势待发,只等着清军前来攻城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马得功便驱使着抓来的百姓去砍伐树木,制造攻城器械,同时清理城外数量算不得太多的梅花桩。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城外的梅花桩清理大半,大量的云梯和部分简陋的望台便被运抵到了阵前。
中左所城的城北,守城的明军与攻城的清军遥相而立,明军的城头和清军的战阵都没有太大口径的火炮,明军这边主要还是由于城墙过高,火炮口径过大会震坏墙体,而清军那边则是急匆匆的赶来,把船上带着的大一些口径的火炮还都落在了后面。
照例的还是那套诸如“满洲八旗天下无敌”、“降者免死”、“擒获陈凯重重有赏”之类的劝降词,意在削弱守军士气、瓦解守军互信,更重要的还是在清军发起进攻后加速守军崩溃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