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自当效皇明285载之旧例,无论汉民、熟黎,亦或是生黎,皆可各行其传统不变。如虏廷之剃发易服之恶法,当立即废止!”
榜文的内容,无非是表明身份和立场,这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琼州的现状,并不仅仅是张榜安民就足够的。
黎乱,从来都是治理琼州府的最大难点。明初时改变了元时任命土官为州县长官的旧制,以峒为单位划分大大小小的土司,整个琼州府地界内生黎、熟黎的土司数量高达1203个,大者数千户,小者数百户。如《广东新语》中所示:二三十里间辄有一峒,峒有十数村,土沃烟稠,与在外民乡无异。
原本掌控州县的黎人土官被废止,如推恩令一般将大土司分为了一个个的小土司,再辅以儒家教育式的汉化模式,明时的黎乱虽然频仍,但是比之元时其造成的破坏还是要小的。
但是,到了清时这一切就登时换了个味道。黎人不论男女、不论生熟,极其重视衣饰发型,遵循传统。这一点上,历朝历代的汉家统治者从未干涉过,甚至就连暴元都没有。但是满清一如对待汉人那般,勒令黎人剃发易服,由此不堪其辱,这当即就爆发了强烈的反抗。
明时黎乱更多是由于经济问题和土司的欺压,而清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