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来更多的援兵,明军的这点儿兵马是完全不够看的了。
事实上,郑成功起兵以来,尤其是永历五年和永历六年的连战连捷,其实际上都是靠着不断的获胜,不断的削弱福建清军的实力才获取了接下来的历次战斗中更大的优势。这一遭,清军准备多时,金砺也确是个难缠的对手,但若是耗下去反倒是对其不利,更别说是放弃永春,那就只能退守南安,泉州一府之地便会多面受敌,情势更为恶化。
郑成功决心已下,众将也只能听令而行,凭大军扼守城池及周边险要。援兵被迅速调回南安县协守,郑成功就凭着这一支大军与清军对峙,直到金砺早早准备却因为跟不上行军而迟迟未到的那上百门火炮运抵,战斗再度爆发。
一如历史上的海澄之战,金砺调集了上百门火炮来攻。奈何这一次,明军实力虽说是更胜那时,但是永春县的外围据点可不似海澄那般是早前特意加固过的,这一增一减,反倒是有重新回到了原点。
清军先攻外围据点,在凭借着火炮不断的清理这些攻城时的障碍时,同时也在尽可能的对明军造成杀伤。相较之下,郑成功匆匆赶来,火炮上反倒是处于劣势。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明军的外围据点不断的丢失,清军虽说也在这一过程中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