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如期开放,同时在施粥点的一旁,招工的启示和吆喝声也此起彼伏的响了起来。
“高第街董记盐行招工喽,优先老伙计。”
“双门底上街赵记俵物店招收账房、小工。”
“竹记酒楼招收小二、侍女,要求眉清目秀、机灵会来事儿。”
“……”
招工,原本在广州时的老伙计,还有到了潮州之后的新伙计,这些人的回归就可以完成一定的就业率。接下来,也就是进一步的扩大招工,只要把就业率顶上去,人有工作了,心思大多就会安定下来。
排队领取着粥食,百姓们多有向招工点儿那里翘首以盼的。私下里,其实已经有东家开始联络原来的老伙计了,其中的一些百姓在这方面是安心的,而那些寻不到老东家的,就只能找新的工作,以前的工作经验是很重要的,毕竟哪家都愿意要熟手。但是对于培训新人,也并非绝不愿意去做的——说到底,还是当年的屠杀以及从潮州到广州的规模变化使得用工方存在着更大的缺口。
领了粥,匆匆吃过,百姓们便开始奔着那些招工点儿去踅摸接下来的工作。毕竟,人闲着,就会坐吃山空,哪怕陈凯早前还许诺过在城外分授土地,但是这些幸存者们大多都是城里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