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帝国再起 > 正文 第四十七章 渐变(二)
    佛山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冲积平原,附近并没有说得过去的铁矿资源。至于能源方面使用的是以木炭、竹炭为主,而非是煤炭。

    工业化钢铁基地选址,一般来说是要临近铁矿或煤矿产地且交通便利的所在。如美国的“世界钢都”匹兹堡,那里储量超过600亿吨的苏必利尔铁矿和世界最大的煤田阿巴拉契亚煤田皆在附近。交通上更是位于俄亥俄河口,内河交通便利发达。再如德国的鲁尔区,那里的煤田储量高达2190亿吨,煤质好,煤种全,品位高,为优质硬煤田,且露天煤矿丰富,开采便利。再加上莱茵河的强大运力,即便是铁矿需要从法国的洛林以及南斯拉夫、瑞典等地输入,也同样不影响其引领德国在大战前成为世界第二大的重工业强国。

    这些都是世界史上比较成功的案例,不成功的也有,比如陈凯早前在规划琼州石碌铁矿时曾经用来作为反面典型的清末汉阳钢铁厂,那里距离铁矿和煤矿的产地都很远,唯一能够依仗的就是便捷的内河航运运力。

    不过,以着陈凯所见,假设湖北的省会并不在武汉那等航运便捷的所在,哪怕只是在一处内河航运运力不足以支撑大规模铁矿、煤矿运输,甚至是根本就没有可以利用的水道的所在,就凭那位清末官场三屠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