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尚久,一个镇外加上一个城守协的五千大军。于琼州府那边,亦有负责水师的辅明侯林察、管陆师的琼州总兵杜辉和昌化副将蔡元。
抛开这三个府,郑氏集团在广州府和韶州府集中了真正的主力部队。不算包括香港在内的地方部队,左提督柯宸枢、前冲镇周全斌、后冲镇柯宸梅、援剿后镇蓝登、护卫前镇沈明、护卫后镇陈魁、护卫左镇萧拱宸、护卫右镇沈奇、护卫中镇陈尧策、中权镇黄兴、后劲镇陈斌、铁骑镇王起俸、骠骑镇李建捷,外加上还有刚刚改换了门庭的安定伯马宝。数万的大军云集于此,若非是广东的民生状况不足以支撑进一步的战争,陈凯早就带着他们去收复失地了,也不会屯在这里那么长的时间。
这么多的部队,军需粮草是其一,军饷的本色折色是其一,将帅们坐镇地方,尤其是这些军队中不少都是福建调来的,形同客军,总要有地方上的分润才能对广东有着更强的凝聚力,这亦是确保战斗力的一种途径。
地方上的隐性补贴是一回事,如今有了这粤海商业同盟,陈凯拉了陈奇策和李常荣入伙,广东众将自然是不能忽略掉的。但是,如何进行,亦是不小的问题。是如郑氏集团那般以官商的形式参与海贸,还是如陈奇策、李常荣那般组建商社加入,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