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读文章的人刚看到电话铃响,就能猜到接下来的故事。
“你听过的话就更省事了,但是千万不要小看这个老套的桥段,你信不信只要我不断更换电话铃响起后的细节,依然能吓到很多人。”
假人摇了摇手,表示不信。
“黑匣子”觉得,哪怕是一个位真正的恐怖大师也很难把如此老套的桥段编出花来。
其中的难度在于人们的脑补,一旦熟悉了桥段本身,他们便会用脑补猜测接下来可能出现的情况,他们可能瞬间脑补出了十几种可能发生的状况,而一旦接下来的惊吓方式被他们脑补到了,惊吓程度就会大大降低。
“这就是我想告诉你的东西,你精心营造的方式能否吓到人,就取决于你和被恐吓对象的心里博弈。”
每一个恐怖桥段,都是一段博弈的过程。
“而我所说的,并不是让被恐吓者完全猜不到我的心思 ,吓人这种事,远没有必要以一击必杀作为最终目标,事实上,他们最熟悉的桥段,反而会让他们陷入为主地走进我所布置的陷阱。”
完全听不懂你在说些什么!
“黑匣子”焦躁地挠了挠自己的头发,如果他在王沈身边的话,就会直接开口质疑对方那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