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树叶,甚至泥巴……凡是他们觉得可以填饱肚子的东西,都会在做面包的时候,一起磨成粉掺杂进来。
因为烹饪需要花费不少的柴火,所以这样的面包,也基本上一周,冬天甚至一个月,才会做一次,总之,宗旨就是一次做够足够的面包,然后一点一点的吃。在没有冰箱,没有防腐剂,卫生情况又如此糟糕的时代,那些面包的卖相往往相当的恐怖,发霉,长虫,这都是常事,甚至有些穷人还认为长出来的虫子有助于增加面包的风味起码多了点肉不是。
吴小清眼前看到的这块面包,就是这样一块标准的“中世纪穷人汉堡”。
面包的表层已经有些霉点了,拿小刀试了试,硬度堪比砖头,他带来的军用匕首甚至有点没切动。使劲切开之后,可以清楚的看到面包里面还有不少丰富的馅料,看起来像是树皮的纤维和树叶组成的混合物,真的算的上是纯天然有机绿色食品了。
仔细闻一闻,整个面包还有一股令人十分不快的酸味。吴小清不敢继续试探下去了,挥了挥手就让这些人把东西拿了下去。
他本来是想买点肉,做一顿烧烤什么的换换口味的,但是现在这几户人家的经济情况看来,恐怕不太可能了。压缩饼干和自热米饭虽然不算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