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上海税也是商税的一种,但因为征收对象主要是大小海商,所以可以单独列出来。
海税之丰润恐怕只有朱慈烺和郑家人清楚。
朱慈烺自不必说,他灵魂来自于后世对其中门道一清二楚。
至于郑家恐怕是海税征收最大的受益者。
据后世文献记载,崇祯末年时郑芝龙一年光是靠抽取海税就能进项一千万两白银。
而大明朝廷各种征饷加派都算上一年也收不到那么多税。
用富可敌国来形容郑家一点也不为过。
以至于到了后期郑芝龙都不屑于自己出海做生意,而是坐镇福建靠收税养活庞大水师。
对于如今的大明来说,海税绝对是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
不过从之前朱慈烺和郑芝龙合意开办皇明贸易商会的情况来看,并不很乐观。
从五月到十一月,半年的时间内郑芝龙先后将一百万两银子的分红解送到南京。
如果按照郑芝龙一年赚取一千万两来计算,他一年应该给朝廷分润五百万两,半年的话也应该是两百五十万两。
可郑芝龙仅仅将一百万两的银子送来,说明郑芝龙只拿出了两成的利润给朝廷而不是双方约定好的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