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担任枢密使的时候,是如何恶心那些文官的,熟读史书的朱翊钧记得很清楚。
然而更妙的一点是,宋代是祖制的文贵武贱,文官是真正的站在制高点之上居高临下的凌辱武官,而明代的祖制却恰恰相反,开国六公五个都是武将,唯一一个刘基也是因为军功得到的爵位,有明一代极重军功。
至于文贵武贱的现状,那是沿革使然,并非祖制,文官道德大招之一的“祖制之术”,就不能用,要用,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朱翊钧就要拿祖制好好的和他们说道说道,恶心恶心他们。
对这些文官,朱翊钧是恶心到了极点,厌恶到了极点。
所以,朱翊钧绝不会像宋仁宗那样盲目的信任文官,放纵文官逼死狄青,已经看透了这些家伙的朱翊钧会想方设法的扶持保护自己的代言人在朝中与文官争夺利益。
文官群起而攻之之后,武官只能紧紧依靠皇帝,靠着皇帝的威望和权力与文官打擂台,文官必将反扑,武将好不容易看到崛起的希望,必然会死命抵抗,两个集团一旦对立死磕,谁是最后的赢家?
自己。
加上锦衣卫东厂的偏帮手段,可以在最开始为武将的崛起打好前哨战,武将和锦衣卫东厂联手,把文官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