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成了失地农户,入城打工去了,想来在当年的倭寇之祸里,容氏也没有少。
按照大明朝的规矩,举人有免税的特权,但是并不是所有土地都能免税,每一级官员有每一级官员的免税田的面积,但是实际操作中,直到今天,但凡是举人以上的功名之下的土地,已经没有纳税的需要了。
所以整个大岩村还在缴纳赋税的就是那群在夹缝中苦苦求生的自耕农们,而更多的佃户们则在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吃不饱也饿不死。
容氏从早年身家几百亩田地到现在这拥有万亩良田的地步,仅仅是靠两个举人肯定是不够的,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谢禾用脚指头都能想出来。
只不过现在是看不到那种罪恶的,佃户们老老实实的过日子,自耕农们努力求生,占据大量土地的豪强地主们则过着相对奢华的日子,这种井然有序的生活居然产生了异样的祥和状态。
然而这是假象,极其虚伪的假象,把持着百分之九十良田的豪强们一分钱的赋税也不上缴,将本来归属朝廷的赋税吞到了肚子里,眼下看起来一片祥和,谁也没有丧命,谁都有个奔头,但是最大的受害者是整个国家。
大明朝是最大输家。
任谁也无法看出来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