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的国君和皇帝对儒家可是没什么好感的,对儒家的道德之说也是嗤之以鼻。
君王立身之本本来就是军队和权力,而不是道德,所谓天下有德者居之更是放屁,否则孔老夫子早就一统天下了。
要不是汉武帝为了北伐匈奴而推动儒家霸术的上位,儒家称霸还要等上好些时候,而且还有墨家这个强大的对手。
接受过较为完整的四书五经教育的谢禾对儒家思想还是有比较全面的继承的,只是在后来的社会实践当中体会到了做人的道理和生存的意义,所以对自己所学的那些东西产生了质疑,进而洞悉了这吃人世界的本质。
然后在历史的拐点,他选择抛弃自己心中最后一点理想,投靠萧如薰换取生存,为此不惜出卖自己的一切,然后顺利得到了萧如薰的看重。
在生活逐渐稳定下来之后,谢禾也曾细细的思考这场可怕的变法的真实意义,得到的农户支持越多,农民进行批斗的欲望越强烈,杀死的大户豪绅越多,谢禾心中就越是惊惧越是恐慌。
他明白了,萧如薰做这一切的真实意义,绝对不仅仅是要增加朝廷的税收和加强统治力,如果是那样的话没必要杀那么多人,杀那么多识字的人。
萧如薰是要变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