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三道四。
只是毕竟朱翊钧才是下令入朝增援朝鲜的皇帝,朝鲜光复之后相当一部分人对朱翊钧非常感激,他们不太适应这件事情。
但是朝鲜王李昖不这样认为,他需要的是明廷的认同,他需要明廷的认同来为他撑腰。
说来也是无奈,壬辰倭乱之后,他的地位不稳,威望大跌,统治岌岌可危,而与此相反的是,他的儿子光海君李珲却得到了很高的威望。
尽管对日战争是萧如薰指挥,李珲却也在后方和柳成龙一起给萧如薰提供了帮助,因此具备了一定的威望,比李昖一直躲在大明的保护之下什么事情也没做要好得多。
人们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人们一点也不瞎。
战后,萧如薰迅速脱离了京师前往了缅甸,他不知道在朝廷内部还有人提议让李昖退位,李珲接任朝鲜国王,认为这样更有利于朝鲜的复兴。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李昖虽然死死把控住权力,但是日子也不太好过,日日提心吊胆。
战后恢复等等一系列问题需要他劳心烦神,战后朝鲜社会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也需要他劳心烦神,还要担心什么时候大明政府来参合一下这件事情把他给推入无底深渊。
一直到沈一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