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宝钞的破产导致萧如薰现在还不能妥善地进行货币改革,这银子在流通过程之中也会因为重量和成色的问题产生诸多争议。
隆武元年三月以来,各地上报的政务处理情况之中,就有很多因为白银重量和成色的争议而引发的民间纠纷。
虽然萧如薰清洗了地主和大商户,但是中小商户交出土地之后,得以活命,小商小贩就更不用说了,没受到冲击。
土改结束之后,在地方乡政府的组织下,商户接受了新的商税政策,和农会恢复关系,在地方政府的监督下重新开始了商业活动,如今东南三省已经恢复了活力。
今年秋各地大丰收,商人们也开始四处活动起来,银钱的交流自然不可能停止,一直以来的争议也无法根除。
萧如薰也在考虑该在什么时候出手划定标准,将银两改为标准银币,核定成色和重量,作为基础标准,通行全国,统一全国各地银两成色和重量问题。
通过政府命令,让全国各地都用银币取代银两进行交易,然后开放银两兑换银币的渠道,让民间将自己手中的银两兑换成等值的银币,使得白银的流通得以规范化。
与此同时,通过银币的发行控制白银流通数量,控制货币的价值,维持物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