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萧如薰胆大包天,也不想想我麾下十万军兵是干什么吃的!他若来,我就叫他有来无回,和那三千明兵一样!”
杨应龙对孙时泰的告诫有了感受,可是认知程度不深,根本不能想到孙时泰的那个深度,不能正确认识这件事情到底意味着什么,所以,杨应龙没有选择整兵备战,而是继续自己的例行公事。
孙时泰知道这是为什么,不仅是认知上的差距,更是因为杨应龙身边几乎所有人都在告诉他,说大秦立国不满一年,根基不稳,调兵示威只是在告诫他,让他不要乱来,并不会真正对他用兵。
杨应龙身边的亲信,手下的小土司们,领兵的将领们,甚至是他最喜欢的侍妾田氏,都在这样告诉杨应龙。
播州无战事。
杨应龙感觉良好。
孙时泰敏锐的察觉出了什么,他察觉出了暗处似乎有一只大手正在推动这一切。
他猜对了,虽然有点晚,是在王象乾征召孙时泰去做四川布政使的时候意识到的。
杨应龙身边可能全部都是拿了好处被收买的人,真正被蒙在鼓里的,只有杨应龙一个人,还有最容易识破计谋而被刻意忽略的自己。
当他看到那些人不善的眼神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