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王,在大明一朝说重不重,说轻也不轻。自当年洪武以降,太祖分封众多儿子至各边地为王,为的便是强化中央,并以众儿子以御外敌。
然而,当他死后,他的接班人建文帝在一帮子文臣的鼓动下,便迫不及待的开始了削藩撤藩的大业。
其实倘若能缓缓图之,并手段温和些倒也未尝不能成功。可偏偏建文帝却是个急性子,恨不得圣旨一下,立时就能海晏河清,天下底定。
结果不问可知,他四叔燕王朱棣当即就给了这个侄儿最干脆的回击。奉天靖难一场做下来,一切繁华俱皆雨打风吹去。建文一朝不过坚持了短短的四年便在一场大火中化为乌有,朝野上下杀的人头滚滚、尸横遍野,从此后,永乐大帝登极,展开了大明新的一篇。
而也正是因为自己是由藩王造反得了天下,所以,永乐大帝朱棣打从登基后,也同样进行了削藩撤藩的大业。只不过他却比他那个侄儿强了太多了,又加上挟着靖难的赫赫凶威,让一众藩王俱皆震颤臣服。
是以,单从这个角度来看,大明的藩王实在没什么可怕的。然而、但是,正如之前所言,削藩撤藩这等事儿,决不能一蹴而就,即便如同永乐大帝那般雄才伟略,至死也未能完成这番大业。又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