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之分,唯高下之论,也就是说,人人都有修佛的机缘,这种机缘不存在有没有的问题,只有高下的区分,故此佛门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法,与我道门有云泥之别。但凡事皆有特例,事实并不像佛门宣扬的那么简单,有些人的的确确悟性极高,可又确实无法与佛性相合,他们很容易就能理解佛法的本义,但就是入不了修行界。这样的人就是我们道门通常所说的有资质无根骨者,是无法修道的,放在佛门同样如此。可问题是,这与佛门所宣扬的人人皆可修佛这一根本宗旨相违背,是佛门绝不允许的。”
赵然不禁苦笑,接口道:“不允许又能怎样?莫非佛门还能改天换命?”
道士长叹道:“我虽出自道门,却也不得不承认,佛门在这方面是具有独到之处的。不知多少年前,净土宗高僧大德以大智慧大慈悲发大弘愿,竟然真的做到了这一点。他们将这些人称为半缘之体,并专为此等半缘之体创立了修行功法。此种功法充分发挥半缘之体的长处,专修心行,发菩提心,沟通和企求无上佛道之愿心,至于与佛性相合的难关,则借助阿弥陀佛之愿力以为外援,通过愿力加持来弥补半缘之体的不足,最终往生极乐净土。这法门又叫‘厌离娑婆念佛法’。”
赵然听罢呆了半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