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敢给准话,说是夏知府去年刚到任,万一他这边县试过了,到了府试那里过不去,恐怕夏知府那里不好交代。”
县试能过,府试过不去,这很正常,但孔县令却为此担忧,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朱都讲家这个过继来的幼孙,文章恐怕不通。不通也不怕,很可能是被家里惯坏了,自以为文章锦绣、满腹才华,科举考试必然高中。
这种熊孩子,比赵然调教过的曲凤和更难办。
想了想,赵然问:“如果县试、府试都过了,还考不考院试?”
朱都讲道:“只要能得个童生,我也满意了,将来让他苦读几年再去赴考,也把稳一些。”
这方世界中,大明的科举规定,过了府试以后就算是备案在册的童生了,具备了参加院试、去考秀才的资格。
赵然想了想,道:“老都讲不用心焦,此事我来操办,去年夏知府去君山的时候,我与他相谈还算熟络,或许夏知府会卖我一分颜面。”
朱都讲大喜,道:“如此,有劳致然了。”
大家都是明白人,此后便不需要再多说什么。如此形势之下,赵然有什么想法和要求,不用猜都知道,此刻如果说出来,反而落了下乘,变成赤条条的利益交换了虽说本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