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忠》、《履孝》、《履仁》、《履义》等等篇目,以道为本源,阐述治世的各种方法,寻找和探究其中遵循的道之原则,并且突出了去“履”和去“行”等实践要求。
在这片道经中,明确了儒门治世的指导思想和前提,也就是道本儒末,道为原、儒为策,道为学、儒为术,为儒门治世寻找理论依据的同时,也为道的形而上之于具体而微找到了工具。
基于红原白马院的特殊体制,赵然认为,将这篇《素履子》拿出来宣讲,是十分对路的,也算是为自己当年提出“道衙合一”这一创新方式补充理论根源了。
赵然在白马院升座仪典上的白日请神,自是轰传整个红原乃至松藩,这些都是后话,暂不细表。当晚,赵然拿到了天鹤宫的任命文书。
为杜腾会践行之后,赵然回到方丈舍,将前来拜见请示的白马院众道士们屏退,吩咐他们不得打扰,然后将文牒展开。
任命文牒瞬间被赵然吸纳,他的脑海中呈现出《先天功德经》第四章的功法。这是关于结丹之后,如何使丹生神识,令神识寄托于物,从而形成本命元神的方法。从境界上来说,就是从法师境突破到大法师境的功法。
赵然现在还是黄冠修士,但他在升为无极院方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