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誉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道门夺取中原后,将寺庙改为道观,沿用了“鸡鸣”之名,也不知其中有没有道门高人羞辱佛门之意。
其后,这座道观便成为了道录司的官衙所在。
但道录司是个很尴尬的衙门,名义上属于礼部,有册封道门高修称号、颁发度牒、掌管布道等权力,但有简寂观下观在前,道录司注定只能接受简寂观的管辖,成为了简寂观在京城中的一处编外执事房,其功用也向着金印图章室、档籍备案室、朝堂联络室的职能转变。
道录司没什么太多的事情可做,掌道录司事的天师陈善道日常也在紫金山元福宫修行和处置事务,因此也空置着好大一片房舍。
简寂观要办讲法堂,张元吉便和陈善道商议,将鸡鸣观的一大半院子分了出来,挂上牌子,讲法堂便成为真正由道录司管理的道门机构。
道录司设有正印、副印,左正、右正,左演法、右演法,左至灵、右至灵,左玄义、右玄义等不同阶别的道职,另有杂役若干。这些人名义上从礼部领粮、领钱,但实际上却接受陈善道这个“领道录司事”的辖制,也就是接受道门的辖制。
原来的这些道录司官员都是俗道,有些干脆直接由礼部官员加了度牒充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