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日子。
赵然算是众修士中的“名人”,在各项课业中成绩又十分优异,不论道经道典、斋醮科仪,甚至文书往来、公务规则,在方丈中都是拔尖的,兼且还是唯二的两个省观级高道之一,所以在**堂高修和普修班中都很有威望,一路走去,尽是和他打招呼问好的同窗。
还没等回到景阳楼,便有班上的同窗向他道:“赵方丈,静慧大炼师下午找你,说是见到你就让你去道录司公事房。”
静慧身为道录司正印,这几个月没少和赵然打交道,尤其在中后期,应许多修士的要求之后,试着让赵然在**堂上集中开了几堂大课,交流介绍他在谷阳县、红原县等地做方丈的经验和体会,由此,她对赵然的芥蒂也缓解了不少因为赵然的业绩确实过硬,因为他介绍的增加信力之法确实值得借鉴。
再加上**堂即将结业,更有一场向真师堂“汇报”性质的大斋醮要举办,所以她对此很是关心这一点和副印黎大隐完全不同,过问得也比较频繁。
赵然心说是不是上头又有人对斋醮提出了“高屋建瓴”的建议,因此又要调整?亦或是哪里出了什么问题需要想办法解决?一边考虑着,一边来到了公事房。
静慧沉着脸坐在书案后,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