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三个应天城墙那么高,这样的工程太夸张了,承担不起。
几番挣扎之后,赵然放弃了自己的想法,八百料就八百料吧,倒是今后可以在船桅上做文章,争取把主桅的通行高度降下来。
高度确定,就意味着确定了桥墩的造型——下宽上窄,底部三丈、顶部丈许方圆,高二十丈!
其中,大墩高出水面八丈,水中三丈,水下深井九丈。这是一个整体的桥墩,要在江底打出个九丈的深井,把将近一半的桥墩埋进深井里,如此才能立得住、站得稳。
如此雄伟的桥墩必须能抵挡江水长年累月的冲击,必须能承受上方桥面的巨大重量,这是修建应天府大桥最难的地方,朝廷工部的那些大匠师们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不仅是桥墩本身难造,造出来也立不进水里去,只能依托仙家手段。
道门很少有人会像赵然一样生出那么雄心勃勃的想法,更无人如他一般有决心、有财力去完成这样的壮举,所以直至今日,也没人搞过那么大的工程。
好在武当有大圣南岩宫,有孙碧云师徒,这才能让赵然的构思有实现的希望。
孙碧云道:“我和四海、九方同时炼制桥墩法器,一个月可得三座,十五座主桥墩,五个月可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