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专家都不能鉴定真伪的文物,就像有个鉴宝节目,如果鉴定是假货就把东西砸了,结果现在办不下去了,就是因为鉴定失误把真的当假的给砸了吃上了官司!那些专家现场都能鉴定失误,那些真文物到了流通关口,怎么能被鉴定出来?而这些文物一旦离开国境,再想要追回,那就是近似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
陆雅思考了下:“不对,王馆长,你说的不对,那些国宝如果出国,肯定会被人关注的,这怎么能洗白呢?”
王馆长答到:“你说得对,所谓树大招风,这样的国宝级文物就算是成功转到国外,也不能立刻放到主流拍卖行上惹是生非,用文物倒卖界的话,叫藏在水里,意思就是说这些文物要藏一段时间不出面。然后在这段过程里,给这些文物编造档案,一般来说都会嫁祸于战争,因为战争期间流至国外的文物太多。国内又没有详细名录,是个完美的漏洞。然后把这些文物放到欧美之外的一些小规模门槛低的拍卖行上进行拍卖,然后自己人拍回来,开始建立‘拍卖纪录档案’,潜水几年,再拿出来,转到另外国家去拍卖,过程重复几次,每次适当提高拍卖行的规格,一来二去,文物拥有了一份‘流传有序的档案’,或者说一个‘合法的’身份,这时候就可以去欧美主流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