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问了项康一个如何施政治民的问题后,发现项康给出的答案仍然颇有道理,周县令暂时停住了谈话,盘算了一点时间才向项康问道:“项公子,你如此博学多才,又对民政见解独到,却埋没在了民间,是否有些可惜?”
“县尊此言何意?”项康这次是真没有听懂周县令的弦外之音。
“不知公子可愿为吏?”周县令倒也坦白,十分直接的说道:“倘若公子有意入仕,本官可以征召公子担任本县吏员,协助本官造福百姓。”
继承了上一个项康留下来的记忆,项康知道什么是征召——就是官府了解了你的能力后,主动提拔你担任官吏。可项康还真想到周县令会主动提出征召自己担任官吏,也从没想过给秦二世当走狗爪牙,所以周县令突然问出了这个问题后,项康不由有些茫然失措,不知道该如何决定。
再往下细一思 量,项康发现自己不应该接受周县令的好意,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秦朝对官吏的管理十分严格,当上了吏员等于就是失去了人身自由,既被官府严格控制,又得帮着秦二世倒行逆施,自坏声名——刘某人就是不愿过于残害百姓,主动弃官跑去山里当了土匪强盗。
第二个原因是项康心里很清楚,知道周县令是颇为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