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哪怕他的答案不是全对,至少他们是用心学了才能写出个大概来。
李白在第一题上,开始写下孔圣所指的“三愆”
所谓三愆,出自《论语·季氏》,第十六篇,是孔圣及其弟子们从政过程对君子一种言行详细记录。
子曰: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瞽,意是眼瞎,不懂看颜色)。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意思还没轮到你说话的时候就插嘴了,这就有了“躁毛病”。
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讲述该说话的时候就应该大大方方的说,藏着掖着反倒不好。
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要看君王脸色说话,注意看清情势。历史中,最经典的一个典故,就是三国时期的曹操与其麾下主簿官杨修了。
杨修自诩聪明,多次揣摩透曹操的心思,最终却不懂看情势,皆因多次点破曹操的心事而遭来杀身之祸。
这就是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暗喻其眼瞎,不懂看……
李白把“三愆”写在第一题下,标明出处。
第二题,出自孟圣的《孟子·告子下》
这是一篇很励志的文章,开端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