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的最后一天,杨明志在这一年最后的时光,是在兵工厂度过的。
那些废铜烂铁运抵之后,士兵们将它们按照里固施科夫的指示,一股脑全部运到了仓库,这也包括那两门缴获的德军大炮。
他是知道这些火炮的来由,不出所料,其炮膛内部已经是一团乱麻,但是一部分炮管是可以用的。他直接找到已经呆在原来的设计部门的工作工作室,也就是现在所谓的“普里皮亚济武器设计局”里工作着的杨明志,说出了他的想法。
“这些火炮炮管固然不能用,但如果我们将其截断,再将膛线磨平,那就是很好的滑膛炮。”
他的话立刻引起了杨明志的注意,那些重炮还有未运过来的中等口径火炮,按照里固施科夫如此的思 路,都可以废物利用。
在这个时代,造火炮已经完全的工业化现代化。炮管是各种火炮的关键,它由致密合金打造,结构工艺复杂,为的就是在有限的体积和质量内,承受得住炮弹射时的高温高压,这一点,无疑德国的军工技艺非常高。
他们可以把经典的88炮做的炮管很薄,却依旧能承受得住巨大镗压。如若这种火炮也能再利用,制造成山炮也是合理的。
杨明志立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