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炮位调整完毕,多罗宁下令:“各炮,三极射!”
炮弹迅插入炮膛,炮兵拉动炮栓绳子开炮,75毫米的炮弹在火药气的巨大压力下推送出去。接着炮兵立刻打开炮栓,滚烫的弹壳掉出来,新的炮弹塞进去。
五门炮十五炮弹飞射出去,平均间隔仅有十秒钟,也就是说在半分钟内十五枚炮弹在敌人阵地内爆炸。
德军士兵都接受过防炮弹训练,他们纷纷趴倒在战壕内,之后只能默默祈祷听天由命。
这些75毫米炮只有在袭击奔袭中的步兵有巨大杀伤,但当士兵躲入战壕,战果就差极了。一战的堑壕战正是基于这种情况,使得古老的臼炮改进并展,出现了反战壕的利器——迫击炮。
十五炮弹炸翻了大量泥土,德军的炮兵阵地也在这顿炮击中被摧毁!这一轮后,德军还剩下两门野战炮没有受损,不幸中的万幸是弹药还摆在战壕内,殉爆没有生。
德军实在无法反击,他们知道敌人的炮兵阵地就在森林的某处,碍于植被的障碍,谁也不知其确切位置。
炮击之后陷入了短暂的宁静,这不是多罗宁心慈手软,而是炮管需要降温。
伤者在哀嚎,幸存者纷纷探出头,不过两分钟之后新的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