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所属的民兵营算是精锐,自己和他也打过不少交到。至于那位鲁科夫斯基,他和他的部下都是后来招募的难民所组建的,因为不了解,其战斗力值得商榷。
现在杨明志也必须好好重视这位鲁科夫斯基,因为他的营是炮兵营。
长久以来,284师大难不死的多罗宁一直在训练他的炮兵,当前那五门缴获的德军野战炮则是他的命根子。
多罗宁已经获得一个炮兵团的编制,然而当前的作战难以轮到他出马。更糟糕的,他训练出来的无后坐力炮小组,纷纷掉入其他部队去组建炮兵营,他心里不悦也没有办法。
当前的鲁科夫斯基麾下也增添了火箭炮班,这些成员训练之余突击学习些理论知识,只是他们甚至连试射的经历也没有。不过,就战斗结束后总结,兵工厂制造的好火箭炮,似乎就是一种“傻瓜产品”,即按照标尺定好仰角,扣动扳机就行了,整个发射过程居然很像无后坐力炮。
第二团吃完饭后依次离开食堂,他们赶紧回到各自的宿舍,立刻着手改变行头,将全套的挖掘工具准备好,再一个个在宿舍外排好队,等待奔赴农田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