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普诺夫自然从命,他也汇报了自己抓获了不少战俘,乃至平民。
杨明志继续命令:“对于所有战俘和平民,你们严加看管,禁止动用私刑!对擅自对战俘报复的士兵,暂时解除武装集中看押。”
仗是打完了,城破之后如此处理战后事宜,这确实是一件麻烦事。
在那个位面,六百万在东欧全线反攻的苏军战士,他们有一半是来自乌拉尔山乃至西伯利亚的居民组成。这些人在当兵前生活艰难,尤其是中亚人和西伯利亚土著。这些战士也算是骁勇善战,但军纪方面做的非常糟糕。
甚至说,因为苏军的精锐部队在开战的前两年被消耗干净,新的部队整体素质都很差。这些部队攻下敌人城市后,一旦脱离军官和政委的管理,军纪就崩溃了,红军也化作了土匪。
苏军对军纪的整顿一样简单粗暴——直接枪毙。即便如此,军纪依旧糟糕。
杨明志最担心的就是这个,他在战前动员时就给斯拉夫季奇下了定义,即这座城市是一座叛变苏联的城市,所有城市居民都是叛徒,都是敌人!
这种看法得到了广大官兵的高度认可,耶夫洛夫这位副司令也没有否定,集团军政治部总负责人的福明也直接默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