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志一时语噎,连忙否决:“不!我军还不宜过于主动,明日如何行动,还需侦察营的报告。假若敌人能大举的进入城市,我们再打个伏击战最好。至于那些火炮,我军能缴获最好,不能缴获我们也毫无损失!我军已经有威力更大,更为灵活的火箭炮,那些笨重火炮不适合我们!”
拉夫连季果断接话道:“司令!我认为,我们若是能将其缴获,还是尽量去缴获吧!咱们的老战友多罗宁,他还是更喜欢这些火炮,而非火箭炮呢!”
拉夫连季的话引得杨明志陷入一些会议,那位多罗宁可谓284师炮团硕果仅存的人才,之前部队缴获的五门德制75毫米火炮就是他的命根子。然这些炮已逐渐边缘化,机动灵活弹药自产的火箭炮和无后坐力炮将其取代,甚至还有射程更远的飞鱼火箭炮。
仔细琢磨一下,就性价比而言,这些火炮还是相当不错的。兵工厂当然能自产炮弹,炮弹壳搜集起来还能复装,最不济就去搞炮药分装。他也清楚,想在战争中让写罗军火炮毫发无损,这怎么可能!只是能缴获一门,也算是不小的成功!
军事讨论会逐渐变成对火炮的遐想,大家都眼馋于罗军的那些炮。至于明日该怎么作战,有人说全军莽一波,就能一口气把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