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大。”
杨明志深知自己已经难以复刻以往几次作战的巨大成功,用极小的伤亡取得巨大的杀敌战果,那都是建立在偷袭和敌人轻敌冒进的基础上的。这次德军有备而来,战斗到现在,模式已经从敌进我守变成我进敌守,既然要进攻,就必须蒙受较大的人员损失。
指挥部的电报发给了米罗什尼科,杨明志如此命令:“你部今日的唯一任务目标,就是拿下那条土路。如若发现德军炮兵,立刻歼灭,如若不发现,即守住土路。之后,等待全新的命令。”
杨明志其实估摸着着,因为洛耶夫变成了“火山口”,德军炮兵通过土路在河畔架设阵地,其战术意义已经不存在了。拉夫连季肯定是领着部队撤了,那片区域已经不该有苏军,德军就算架了炮,他们炸谁?
但是,他又高估了德军的操作水平,或者说是高估了其通讯能力。
德军的炮兵的任务依旧是抵达河畔,他们暂时在森林东侧的平地架设炮阵,实际是临时为之。亨得利森深知洛耶夫的守军已经完了,飞溅的石头甚至造成了少量左岸部队的伤亡。德军士气遭遇巨大的打击,偏偏这时,进击的苏军马上就打到土路了。如此一来,的确是炮兵失去了继续移动阵地的意义,但他也没有宣布该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