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着急过河的士兵看来压根就是懦夫行为。部队都到了河畔,还能磨磨蹭蹭的渡河?尤其是在知晓,游击共和国的有着大量住房,无论是否简陋,都是一处遮风挡雨的好去处。
因此,整个渡河行动有些拥挤,大量士兵聚集河边,就如同一大群等待渡河的角马。他们望着宽阔的第聂伯河上孤独的几个木筏,纷纷无奈的摇头。
天气状况糟糕,也就绝不会出现德军战机。至于德军地面部队,他们已经被揍成重伤,雨水更迫使其不敢贸然南下。没有后顾之忧,阿纳托利坚持磨蹭谨慎的渡河也就合情合理。
无论对岸的军队怎样要求加快速度,他以不变应万变。
可以说,他就是要在这个问题上凸显一下自己的权力,也是奉行指挥部的命令。
原来,杨明志支持了萨林奇金的一个提议,即放慢撤退部队的回归速率。那么阿纳托利就设立五条线路也就合情合理。
军事指挥方面,杨明志有着最高权限,游击共和国的日常运转,则是萨林奇金和柳得巴廖夫这种专业人员全权负责。
“人不可能一口吞掉整个大列巴,我们要拿出刀子将其切成小块,一点一点的吃。”
萨林奇金的意思 是,介于游击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