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了。
在二月份,游击共和国尚有公开的杀俘泄愤的举动,杨明志亲自介入后,战俘的住宿、饮食待遇得到提高,生病也有人医治。当然,杨明志是打算人道一点,甚至有一些“圣母”的想法。
他的决意得到落实,却被官兵们认为是一种务实的手段。如果蓄意把战俘饿死,谁来伐木、挖土豆呢?
经过了五月份的大轰炸后,战俘们的心态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有些人通过轰炸这件事,认为祖国抛弃了他们,那么和苏联人合作,的确是一种保命的手段。
那个在一年前摔兵渗透却全军覆没的德军营长亨舍尔,他是率先同意合作的,现在,和他志同道合的人越来也多。
战俘的反抗意识正在飞速消磨,派遣去的基层政委正试图从精神 上,改造这群被希特勒洗脑的可怜人,试图将其变成德国的布尔什维克。一番思 想教育,至少有一部分人开始公开的斥责希特勒集团,这是苏军非常乐意看到的。
或是心态变化使然,战俘在六月份的劳动明显变得积极,只是七月份的时候,得知大批德军正向这片沼泽地进攻,很多人的心态再次动摇。迫于武装看守的刺刀,他们继续埋头苦干,将内心的躁动压制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