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中国的面条?我倒是吃过几次意大利面。”
戈里佐杜波娃肚子咕咕叫,毕竟凌晨简单吃了几片面包,之后的十个小时就只喝了些水。
她哈喇子留了一嘴,对白胖散发浓厚面香的面条充满好奇。
因为苏联在二十年代驱逐了二十余万境内的中国人,有在肃反期间逮捕了超过两万人,加之苏联取缔的小资产阶级,本该在华人聚居区出现的面馆,随着华人的消失跟着消失了。那时候戈里佐杜波娃还非常青涩,她三十多年的人生中,见到的第一个中国人就是杨明志。
不过,在她看来因为这个中国人加入了苏联国籍,就是自己的同志了。
国籍能变,来自于灵魂深处的许多东西是改变不了的,就比如这做面条的技艺。
听其所言,铁匠村的多个厨房,众多的厨师全面学会了正宗中国面条的制作工艺。论工艺,那可比意大利面简单许多。
一只铁碗装满了捞面,其上浇了一层卤子。戈里佐杜波娃瞬间明白,中国面条也是伴着吃得,和意大利面居然很像。
且慢,应该是意大利面酷似中国面条才对。
只是捧着这碗饭,一个麻烦的问题又困扰着她——该怎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