氛围中,李森科捧着他差人书写的演讲稿,朗读了一篇名为“致敬伟大的军事家别列科夫将军”的肉麻文章。
是的,这个文章确实用了大量的形容词,杨明志站在讲台一侧,大量赞誉词汇灌入脑子里,他用脚指头想想也明白,文章肯定不是李森科这个老家伙写的。
“莫非科学院里还有我的迷弟?”他只能这么猜想。
怎能没有迷弟粉丝呢?一众年轻的科学工作者并不关心将军在前线打了多少著名的战役,令人瞩目的就是两款已经投入实战的武器——火箭助推式榴弹发射系统和超远程火箭炮。
尤其是火箭炮,833厂的厂长里固施科夫(其担任厂长的工厂番号)为此获得科学院院士的殊荣,绝大多数嫉妒者,在了解到三天前发射实验的全过程完全释然了。新西伯利亚郊区的发射试验场起飞的五枚远程火箭弹,每一枚射程都超过了四十公里。这个里固施科夫是研发者之一是无疑的,领袖强令召回的别列科夫将军,才是唯一的核心研发者。
这篇措辞肉麻弄得杨明志觉得有“捧杀”嫌疑的文章,就是科学院政治部起草的。他们甚至把随行而来住在科学院宾馆的卡斯特留拉和费留多夫请来咨询,只因住宿条件好的不得了,连夜写的文章,这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