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鼓,重量也不到十公斤。
再说,这款枪分明可以和之前实验的突击步枪的弹匣通用。
靶场之上,将军乃至军区司令,都亲自上手开枪。瞧瞧那换弹匣的速度,可比dp机枪装弹盘效率太多。
长久的生产任务,已经把戈巴托夫磨炼成了机枪专家。目前军队特别需要dp机枪,而它的所有弊端也是戈巴托夫门清的。
他对捷格加廖夫的杰作有些改进意见,碍于自己不过是区区一介兵工厂厂长,实在人微言轻。他也想着针对dp机枪的结构自己搞些改进,似乎就是浪费时间。
别列科夫将军如何?有些这个男人很快就能带来变革,说不定自己工厂的未来……
戈巴托夫已经无法再仔细想下去,若是有朝一日自己的工厂的dp机枪项目停产,全力支持别列科夫的研发成果,也是一件美事。
合在费德洛夫那一的遭遇一样,杨明志在饱尝又一次集体崇拜的眼神 后,给相关零件的工人再做一番讲解,又本着子弹厂而去。
再生产两万发中间威力弹,所需经费由设计局报销,这就是杨明给厂长雷巴科夫的命令。
已经去了三个工厂,杨明志得到的只有对方的大力支持。他相信这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