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靶子?”
“哦,是调整标尺,我还是很奇怪,为什么你的标尺上面,最基础的竟标注的是一百?您如何解释?”
“嘿嘿!这就是精妙的地方了。”
“说吧!你快说!”
这话是从乌斯季诺夫嘴里说出来的,可见,大家都已经跃跃欲试,只是费德洛夫一直保持着严肃冷静罢了。
杨明志耸耸肩,故意有些显摆自己的能耐:“同志们,我可从未说过,枪械的瞄准基线和枪管是互为平行的关系。在我的设计里,枪管和基线存在一个极小的角度。在枪管正常,环境状况正常的情况下,我瞄准一百米的靶标,子弹必定击中靶子的圆心。”
“所以……”费德洛夫突然睁大眼睛,“您设计的枪械,根本就是以不进行任何调整,能够精确击中一百米外目标作为设计理念的?”
“对。如果超过了这一距离,射手调整标尺即可。这是一套比较复杂的数学计算,感谢我的数学老师,让我有着不错的微积分计算能力。所以,我实际是先设计出了枪械理想状态下的弹道曲线,才具体设计枪械的。我现在非常有自信,对西蒙诺夫同志研发的子弹更是很有自信。如果环境的风速和湿度的影响极为弱小,射手把标尺调整到一千,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