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赶本正在开发建设的盐场,那才是现在自己根据地的钱袋子,命根子,懈怠不得。
潞县的盐场经过上次家族暴动,已经彻底的被摧毁了,不过正所谓不破不立,在废墟上建设起来,其实更加节省成本。
大量招募来的流民,还有原先的盐户,被派到沿海滩涂之上,按照吕鹏的设计,在沿海滩涂,整修出一块又一块平坦的盐田,盐田分为两部分,蒸发池和结晶池。先将海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在导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
晒盐最早出现在秦汉的山东,但所出的食盐苦涩难食,吃多了还能引起中毒,也就被放弃不用,直到明朝中期,才再次兴起。
其实原先晒盐之所以晒出毒盐,不过是缺少了一道结晶池的工序,工艺就是这么简单,但效率无限放大,成本无限降低,一个强壮的劳力,完全可以管理十亩盐田,而每亩盐田,不过经过半个月的日晒,就可以生产不下五十石的上好食盐。
经过无数雇工努力,当吕鹏带着一批属下再次来到盐场的时候,正赶上第一片盐池里,晒出白花花的食盐,看着就这么简单就能产出这么多的食盐,原先那些盐户无不惊讶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