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罪已不可得,所以只有用些别的法子。翻过年去就是京察,我这个吏部尚书还是有些话语权的。”胡濙轻描淡写地解释了一句。
陆缜顿时就明白了过来,原来胡濙早做好了准备,那些与此案相关之人,一定会因此付出代价的。
京察,这可算是大明北京京官们三年都要遇上一遭的大难关了。
每到京察年,在春节之后,京中百官就得把自己这几年来的工作得失都写成文字递交上去,然后再由吏部来进行核查。但有犯下严重错误的,那不好意思,只能请你早些回家了。
而这里最坑爹的地方在,官员们是把自己的问题主动报上去的。换句话说,是你自己揭发自己的短处给人吏部,然后把最终的决定权交给对方,真正的授人以柄。
或许有人要说了,那我不写自己的短处行不行?答案是不行,这也会给人留下把柄,说你自大狂妄,光这一条就足以罢黜你了。
所以,每三年的京察,对京城百官来说都是一场磨练,一道鬼门关。而对吏部来说,这是他们威压群臣的保障,只有手握京察大权,吏部尚书才能被称作天官,才能是那个可以和内部阁臣平起平坐的存在。
这么看来,胡濙确实是只老狐狸,能在不影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