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恐怕就得在青史中留一个昏聩的骂名了。
或许以如今天子的圣明,他未必会怪责陆缜和胡濙,反而会因为心生愧疚而给予陆缜以补偿。只是,这真的是出于他的真心么?
君,终究是君!当为人臣者越过了某个界线,触动到了天子的逆鳞时,即便是再温和的皇帝也会对其恨之入骨。哪怕这次承认了错误,饶过了他,等到将来有了机会,只会变本加厉地报复回来。
唐朝的唐太宗很贤明吧?魏征很清很正,很能劝谏吧?这是一对千古传诵的君臣故事吧?
可这,只是温情脉脉的谎言罢了。真正的内情,是唐太宗在魏征死后找了一个罪名就差点把他全家都抄了杀了。那是何等的怨恨之心哪。
伴君如伴虎,这话可不只是说说而已。
胡濙经历四朝,早把这一切都看透了,知道这时候再为陆缜翻案是非常非常不理智的行为。既然已成了定局,既然天子都下了诏书,那只能认了。
当然,此事也不是完全没有翻覆的可能。不过却不是现在,而是要等到将来。
等到一切都时过境迁,所有人都几乎把这事儿给遗忘了,他再把这份东西单独拿给天子过目。如此,才能起到挽救陆缜前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