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朝堂之上他们的利益就将受损。&1t;/p>
于是乎,为了各自的利益,文武双方就以奏疏为武器不断交起锋来,反正是各有各的说法,各有各的道理。只短短三日时间,通政司便收到了不下五百份相关奏疏,可算是争吵不休。&1t;/p>
其实何止是在笔端纸面上互相交锋,就是在接下来的几场朝会之上,文武官员也都各自有人引经据典地进行了一轮轮的辩论,直吵得就日的早朝会上无法正常运行,处理别个政务了。&1t;/p>
当今天子朱祁镇终归不是太祖太宗那样乾纲独断之人,虽然刚开始时因为愤怒以及某种不可说的期盼,当着邝埜他们几人之面定下了要北伐的决心,可在眼看着群臣中竟有多半反对之后,他的决心却又开始动摇了。&1t;/p>
尤其是当他看到几名朝中老臣都纷纷上疏反对,而代表武将势力的英国公张辅却没有出来与他们争上一争时,心下就更犯起了踌躇,难道自己的这一决定真是很不明智,我大明早不复当年之勇了么?&1t;/p>
张辅最近确实感到很是头疼,因为每日里,都会有往日部下或是他们的子孙找着各种借口上他门前来告求,希望英国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