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趋。对此,他并没有说什么。”
“这个杨善,竟还是想阻挠朕么?”朱祁钰顿时脸色一沉。
陆缜却忙道:“不,陛下想岔了,在臣看来,这反而是他已经有所动摇的表现。若是他真有心反对,早就拿话反驳于臣了。只不过兹事体大,他又身为礼部堂官,所以一时还拿不定主意罢了。”
“是这样么?”皇帝的面色稍霁:“只是这又说明了什么?”
陆缜忙解释道:“其实杨部堂便代表了如今朝堂上的绝大多数人的看法。其实他们也明白陛下欲立郕王为太子的理由,只是碍于规矩成法而不好随意赞同而已。”
“原来如此,朕似乎是有些明白了。”朱祁钰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陆缜趁机继续劝说道:“所以在臣看来,现在陛下最该做的,就是循序渐进,而非急着一蹴而就。若是陛下急切地想要行废立之事,反倒会惹来群臣的反弹,让他们生出不惜一切都要保住太子的想法来。可若是慢慢来,让群臣知道郕王之贤德,又知道太子之胡闹后,事情就好办得多了。水到,自然渠成!”
所以说同样是劝谏,人和人就是不一样呢。要是换了个官员来劝阻皇帝,说不定会让他生出抵触之心,甚至怪罪于人,可陆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