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实现战略突然性,令敌方措手不及,如同闪电般迅,主要强调的是利用高机动的快不及防,从心理上威慑敌人,从实际上打击敌方,以达到使敌人主力瘫痪目的。
而大纵深则不同,它仍把步兵作为主体,进攻先期步兵在火炮、装甲部队等各兵种支援下在敌军阵地打开突破口,随后才开始投入机械化部队,用以稳固突破口扩大战果,并深入敌防御纵深加以分割包围,随即,空军甚至是空降部队开始对敌后方战略要地实施重点打击,从而摧毁敌人的战争潜力,最终达到彻底击垮敌人的目的。
事实上,苏联在诺门坎战役中就是使用的这套战术,打得小鬼子满地找牙。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苏联的此次援助。
三个月的时间过去,苏联运往中国的各型飞机达两百多架,坦克一百余辆、各种运输车辆数以千计,其他常规武器不知凡几,最先获利的当然是李宗刃的第五战区部队,大部分已经实现完全换装,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援助的物资中还有三十门喀秋莎火箭炮,全部由卡车装载。
正是由于有了这些武器装备和后勤车辆运输保障,白崇喜才敢大张旗鼓地摆出如此大的攻击阵型。
但大纵深战术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其定位为强兵